這是5月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拍攝的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新華社鄭州5月24日電(記者劉金輝)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一片麥地里,10臺聯(lián)合收割機一字排開,隨著裁判一聲令下,機器轟鳴,駛向麥田,吐出一顆顆金黃的麥粒。
這里舉行的是河南省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旨在引導農民和收割機手因地制宜、擇機適時收獲,提升機手減損操作技能,降低機收損失。
5月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活動現場,機手在賽前查看小麥。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比武”的這片麥田位于豫鄂兩省交界的唐河縣湖陽鎮(zhèn),是河南省最早“開鐮”收麥的地區(qū)之一。記者看到,這個鎮(zhèn)的其他麥田里也正在收割小麥。
這是5月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拍攝的活動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的信息顯示,今年小麥的收獲時間較去年略晚,預計5月29日前后,豫南地區(qū)將迎來大面積收割,夏糧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還多的“中原糧倉”迎來麥收時刻。
5月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在選定的采樣區(qū)域撿拾掉落的麥粒。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來自山東菏澤的收割機手王喜有著多年的收麥經驗,他剛來到唐河割麥便被邀請參加這次“比武”,賽前他接受了機收減損技能培訓,農機專家還對他的收割機進行了調試,力爭讓小麥在收割過程中的損失降到最低。
這是5月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拍攝的活動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經過這次‘比武’,我認識到自己的收割技能還有提高的空間,農民把麥子種得這么好不容易,我們必須在收獲環(huán)節(jié)減少損失。”王喜說。
5月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在選定的采樣區(qū)域撿拾掉落的麥粒。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據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河南夏糧面積保持在8500萬畝以上,預計今年“三夏”將投入各類農業(yè)機械400萬臺(套),其中聯(lián)合收割機20萬臺,小麥機收率穩(wěn)定在99%以上。河南各地圍繞機收減損、高質量播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具保障、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已舉辦培訓班72期,累計培訓農機人員26萬人次。
這是5月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拍攝的活動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為保證“三夏”生產的順利進行,河南省近日發(fā)布了“三夏”生產助農惠農十項措施,包括全省設置400多個跨區(qū)機收服務站點、成立600余個農機應急作業(yè)服務隊、發(fā)放5.5萬張跨區(qū)作業(yè)證、推廣預約收購服務等措施。
這是5月2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拍攝的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主題詞:機收“比武”保豐收 “中原糧倉”迎來麥收時刻 - 點擊收起詳細信息
索 引 號 | 2023052610112998 | 文 號 | |
---|---|---|---|
發(fā)布機構 | 唐河縣政府辦公室 | 發(fā)布日期 | 2023-05-26 10:11:29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 有效 | 文件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