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紙、研墨、揮毫……在豫南唐河縣王莊村的一處農家小院,村民王萬才揮筆寫下“借黨的二十大東風,鵲躍高枝吟妙句;看六旬癡漢,驥伏老櫪壯雄心”的春聯,橫批是“皆得所愿”。
自2016年至今,王萬才經歷了脫貧攻堅、抗擊疫情、鄉(xiāng)村振興,一副副春聯記錄著他的心路之變,也映照著時代的發(fā)展進程。
得過且過
初中畢業(yè)時,王萬才考上了當地重點高中。入學不到一個月,因額竇炎發(fā)作疼痛難忍,且向往陶淵明那片“草盛豆苗稀”的詩酒田園,他放棄學業(yè)回家種地。好讀書、愛吟詩,還能寫一手好字,王萬才被村民稱為“王秀才”。
然而,兒子出生后智力殘疾,王萬才的人生理想被擊得粉碎。“在經歷了無數次掙扎之后,安貧思想慢慢在心底生根發(fā)芽。既然無力回天,那就隨波逐流吧!”王萬才回憶說。
與命運抗爭多年,王萬才累了疲了,逐漸“躺平擺爛”,成了村里人盡皆知的“酒暈子”。一家人靠6畝地糊口,一年純收入只有2000多元,窮得叮當響。
平日里,王萬才除了到老榆樹下看螞蟻上樹,就是在網上“吟詩作對”,取網名叫“老樹西風”,寫春聯是“對春光且趁今朝有酒,悲白發(fā)休說來日方長”,橫批是“得過且過”。
“他不干活,我也不干,下大雨了,后頭的老鼠洞灌得屋里都是水。”王萬才的妻子常海敏也貪上打牌,成了麻將場上的“老牌友”。夫妻倆日子越過越窮,志氣越磨越短。
漸至佳境
2016年初,精準扶貧的春風吹到王莊村。村干部三番五次到家里做工作,王萬才卻覺得這是“走過場”“一陣風”,愛答不理。
幫扶人唐河縣縣直工委副書記郭有霞來到王萬才家,看到院里酒瓶遍地,屋里臟亂得下不去腳,她抓起掃帚先打掃衛(wèi)生。
“王萬才愛寫點歪詩,我感覺愛寫詩的人一定對生活抱有激情。”郭有霞說,“只要把這種激情點燃起來,就是他將來奮起的動力。”
看到幫扶干部打掃衛(wèi)生,王萬才夫婦感覺有點臉紅。在眾人鼓勵下,王萬才種西瓜、種紅薯、種花生,日子漸漸有了起色。
那年春節(jié),王萬才家貼上這樣一副春聯:“和諧普世東風化雨,精準扶貧老樹逢春”,橫批是“漸至佳境”。
2017年,王萬才在村里率先脫貧。這一年,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家里看電視直播,不知不覺中,我握緊了拳頭,舉起了右手,眼前都是干部忙碌的身影。”王萬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018年,王萬才辦起豆腐坊,找來幾個貧困戶當工人。干勁十足的他揮墨寫下這樣一副對聯:“奮斗出幸福也出豆腐,前行看腰身更看精神。”
脫貧攻堅勝利的號角即將吹響,2020年春節(jié),王萬才寫下“千秋夙愿百年夢春山可望,一片初心兩畝田幸福來襲”的美好祝福。這一年建黨節(jié),王萬才成了一名正式黨員。
皆得所愿
疫情期間,王萬才當選為村干部,和其他黨員干部一起守卡點、忙消殺,共同守護全村老少的生命健康。
成了黨員,當了干部,曾經的“酒暈子”徹底丟掉了酒瓶子,挑起了新擔子。村里的文化宣傳、產業(yè)發(fā)展等工作,只要力所能及,王萬才都會搶著去干。因為村務繁忙,他的豆腐坊被迫歇業(yè)。“以前勤勞為自己,現在奮斗為大家,那滋味不一樣嘞。”
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王莊村的黨員們一起收看了直播報道。“振興路上不停步!”王萬才暗自給自己加油鼓勁。
看著新貼上的春聯,王萬才意猶未盡,遂給圍觀的鄉(xiāng)親們講解起來黨的二十大精神如春風化雨,滋潤著祖國大地。老漢雖已虛歲六十,但還將繼續(xù)奮斗,處理好村務小事,服務好鄰里鄉(xiāng)親。”
說罷,王萬才又鋪紙潑墨,揮毫寫下“三產融合,凝心聚力謀發(fā)展;五星閃耀,辭舊迎新話振興”。
“這一副是寫給村委的,總覺得買的春聯缺點意思,就跟鄉(xiāng)村振興一樣,啥工作都需要黨員干部多用心。”言語間,王萬才的精氣神又漲了一分。
主題詞:“王秀才”春聯里的心路 - 點擊收起詳細信息
索 引 號 | 2023013016062225 | 文 號 | |
---|---|---|---|
發(fā)布機構 | 唐河縣政府辦公室 | 發(fā)布日期 | 2023-01-30 16:06:22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 有效 | 文件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