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瀏覽 打開適老化模式
唐河縣人民政府
唐河縣人民政府
導航圖標

您的位置:

首頁

 > 

走進唐河

 > 

自然環(huán)境

地方特產(chǎn)

作者: 編審: 時間:2024-03-05 09:37:00 來源:

地方特產(chǎn).jpg

——唐河涼粉

唐河涼粉是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特色小吃。唐河綠豆涼粉特征,顏色微黃,細嫩清爽,到嘴綿綿爽口。

南陽市唐河縣有一種地方名吃——綠豆涼粉,由于制作工藝講究、配料獨特,所以到過唐河的游客,在游玩唐河名山麗水的同時 ,不親自品嘗一下這一名品覺得是一種憾事。

唐河縣地處豫西南、南陽盆地東部邊緣,境內(nèi)土地平曠,四季分明,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尤其適宜VC系列綠豆生長。由于日照時間長,導致綠豆淀粉含量高,再加上唐河的土壤中富含硅、鐵、錳、硒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為唐河綠豆涼粉的內(nèi)在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綠豆能制成涼粉,是唐河民間的一大創(chuàng)舉。早在四百多年前,唐河民間即用碗豆粉、薯干等制作涼粉,由于這些原料制成的涼粉質脆,不宜長時間存放,故而許多人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能不能用其他原糧替代豌豆、薯干做成涼粉?經(jīng)過多次試驗,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一位姓段的老師傅在一次試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用綠豆制成涼粉不僅質軟、彈性強,經(jīng)涼拌、炒制后口感更佳。這一制作工藝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唐河興起了綠豆涼粉,人們食之不厭。

綠豆涼粉的制作方法是:提前12個小時將事先精選的綠豆浸泡在10℃—30℃的溫水中,中間換一次水,以保證綠豆胚芽的萌動。之后將泡脹的豆子放在石磨中反復碾磨至豆糊,再用細布過濾2—3遍,直到豆渣全部分離,余下的綠豆?jié){即是涼粉的生料。最后一道工序是煮制,經(jīng)過一定的純天然水和豆?jié){配比后加火煮沸,再用容器盛裝,待放置至室溫后即成涼粉。涼粉經(jīng)切碎后,配以涼姜水、蒜泥、食醋、芝麻醬原 料或經(jīng)高溫炒制后即可食用,其味道無以倫比。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唐河人已發(fā)明了綠豆磨漿機、過濾器等專用設備,制作時間較以往減少了一半,再加上配料的進一步優(yōu)化,唐河綠豆涼粉已成為各大賓館必不可少的一大菜肴,成為食譜中的上品。

由于唐河綠豆涼粉性涼、口質上乘,特別適宜南方人的口味,目前,已占領廣東、海南、海南等14個省區(qū)市,成為都市人不可多得的一道佳肴。

——唐河牛肉

唐河肉牛產(chǎn)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我國著名的南陽黃牛生產(chǎn)區(qū),是一個集牧草種植、黃牛育肥、屠宰分割、熟食加工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專業(yè)化牛肉生產(chǎn)加工企業(yè)。生產(chǎn)的群發(fā)牌五香牛肉、五香牛肚、五香牛腩、五香牛蹄、五香牛脆、五香牛尾、牛肉灌腸、五香牛鞭、五香牛蹄筋、金牛宴、銀牛宴、全牛宴等產(chǎn)品,均采用現(xiàn)代食品加工技術,結合傳統(tǒng)食品工藝以優(yōu)質南陽黃牛肉為原料經(jīng)腌制、蒸煮、真空包裝高溫殺菌等工藝精制而成,產(chǎn)品色澤宜人,香味醇厚,筋肉相間,口感勁道是宴請賓客、旅游攜帶、老少皆宜食用之佳品。

——唐河桐蛋

桐蛋是唐河縣桐河鄉(xiāng)的名優(yōu)特產(chǎn),元、明、清、時已成為宮庭貢品。

桐河是唐河的一條主要支流,河水入唐河后匯漢水,直通長江。它流域面積廣,兩岸原野為其沖積平原,那里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溝河縱橫,水草豐盛。在歷史上,由于這里小河水路繁榮,故在河旁形成了桐河集鎮(zhèn),現(xiàn)沿河區(qū)域劃歸桐河鄉(xiāng)管轄。 

流經(jīng)桐河鄉(xiāng)的河段,水清、泥肥、無沙石,沿河灣多、潭窩多、柞草多、魚蝦多、水螺多、泉眼多,這就為這里的鴨子提供了極其豐富而獨特的天然食料。桐河街北邊的象子灣是河道的中心段,群眾稱之為河膽,這里出的鴨蛋,是最標準的桐蛋。具有個頭大,分量重,一般6個就可達到1斤,融皮就能看見蛋黃,蛋黃如沙似米,呈深紅色。食用時放入湯中,即刻漂起一層明油,品質極好。經(jīng)有關部門化驗分析證明,桐蛋中的蛋氨酸、賴氨酸等人體必需的12種氨基酸含量,較普通鴨蛋高出5—8倍,對高血壓、腹瀉、四肢麻木等多種疾病,有明顯的輔助治療作用。 

近年來,桐蛋已由民間零星分散加工走上了大規(guī)模集體開發(fā)之路。1995年,該鄉(xiāng)還在國家商標局正式注冊了“桐”字商標。如今,這個僅有3萬多人的小鄉(xiāng)有8000多人從事桐蛋加工、運輸、購銷業(yè)務。

——郭灘燒雞

在唐河縣郭灘燒雞遠近聞名,素有“肉質鮮嫩”“五香脫骨”之盛名,為河南省南陽名吃。但是,由于意識上的局限,郭灘燒雞的美譽一直沒有走出南陽,獨特的香味只是本地人飯桌上的一道佳肴。

郭灘燒雞始于唐宋鼎盛明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最開始做燒雞的是郭灘鎮(zhèn)的一戶李姓人家,用自制的秘方作出的燒雞風味獨特、口感極佳,于是便代代相傳,幾經(jīng)演變形成了現(xiàn)如今的郭灘燒雞。

郭灘燒雞,是以農(nóng)村散養(yǎng)土公雞(柴雞)為主要原料,然后采用四百多年祖?zhèn)髅胤捷o以百年陳湯和二十多種名貴中草藥調味,利用祖?zhèn)髅胤浇?jīng)修整——腌制——油炸——晾干——鹵制而成。該產(chǎn)品選料考究,配置適量,開剖精巧、烹煮適度、火候恰到好處。制成品肉爛、骨酥、皮不破,食用時骨肉自動分離,肥而不膩,味道鮮美。它富含多種營養(yǎng)元素,高蛋白、低脂肪,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該產(chǎn)品采用真空包裝,純中藥保鮮,不含任何激素和防腐劑,保質期長且易攜帶。   由于歷史久遠,做法不斷的更新,現(xiàn)在走進郭灘鎮(zhèn),一眼望去,細細一數(shù),一條街道竟有二十多家燒雞店,而且生意也都相當?shù)牟诲e。

——“泗洲火腿”

“泗洲火腿”制法來自于明宮廷御膳秘方,因明亡,由一唐河籍御廚帶入民間,清末民國時期享有盛譽,現(xiàn)以唐河縣寶塔賓館所產(chǎn)最為有名。

“泗洲火腿”選料嚴格,工藝精細。其制法是:取皮薄肉多、重2公斤左右的豬前蹄,入清水浸泡,除去殘毛,放清水鍋內(nèi)煮五成熟,撈出晾涼。然后在肉墩上將腿皮用刀劃成斜方塊,再入油鍋炸至皮黃,起泡,有皺紋時撈出,瀝油后,下入以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豆蔻及適量食鹽、黃豆醬油、黃酒為原料配制而成的鹵湯鍋內(nèi),待大火滾起后,改用小火、煮至八成熟時撈出,撒上冰糖或白糖,放入蒸籠蒸20分鐘,十成熟后即可取出食用。制成的火腿色似瑪瑙,肉爛離骨,油而不膩,醇香可口。

——麻油鴨

麻油鴨本是四川成都漢族名菜,流傳到中原之后,我們唐河又將它加以改良,減少了川味的無比麻辣,配料和工藝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革新,變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品,鴨子肉質細嫩,味美可口,深受唐河人的喜愛。

唐河味道的麻油鴨辣味口感一流,正宗老柴鴨,吃著很筋骨。是喝酒、零食的最佳選擇。

如今,候記麻油鴨是唐河的特產(chǎn),色澤,麻油鴨的色澤不象北京烤鴨一樣金黃,也不像周黑鴨一樣色澤黯淡無光,更不像鹵鴨一樣棕的發(fā)黑。唐河麻油鴨色澤不是那么光鮮亮麗它卻有一種自己的顏色——古銅色,十分獨特,讓人很容易就記入腦海深處無法忘記。

香味,麻油鴨的香味不像北京烤鴨的香味那樣張揚,僅需一只就能讓屋子里香氣四溢;也不像周黑鴨的香味那樣厚重,咬一口滿嘴就散發(fā)著濃郁的醬香;更不像鹵鴨那樣有一股純正的中草藥的香味。唐河麻油鴨有一種自己獨有的香味,那是一股淡淡的泡淑味,鴨子的香味和泡淑的香味結合在一起,使人嗅覺得到了充分的刺激,讓人一聞起來就欲罷不能,恨不得把一只只鴨子全部買回家。

味道,麻油鴨無疑是色澤與香味的結合,唇齒與手的配合,揪下一塊咬上一口的第一感覺是香,緊隨其后就是帶著點泡淑味的辣,這種辣不是那種撲面而來,讓人恐懼的辣,而是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般悄悄的辣,并且是越吃越辣,但還是一塊接一塊的吃。矛盾在一只小小的鴨子上和諧的存在,人類又一次獲得了大自然的饋贈……

麻油鴨是唐河的一大美味,有機會大家去唐河都嘗一嘗吧!

——漿面條兒

漿面條兒又稱漿飯,和不翻湯、雜燴菜、牛肉湯一樣,是河南獨有的風味小吃,特別是土生土長的“老河南”對漿面條兒更是情有獨鐘。 

漿面條兒在河南歷史悠久,婦孺皆如。“老河南”家家會做。但滋味是否悠長,味道是否純正,就看各自手藝啦。 

漿面條兒主要材料是漿汁。而漿又分綠豆?jié){和黑豆?jié){兩種,其中綠豆?jié){最佳。乳白色為上乘。過去河南“漿坊”不少,是有名的是老城。順城西街王氏漿坊。該漿坊歷時三代,頗有年頭。其汁稠味美價廉,老城人常常光顧其家。漿汁不宜太酸,酸則倒牙,不宜太淡。淡則無味。據(jù)說清朝末年河南一窮戶人家,將撿來的綠豆磨成豆?jié){,隔了數(shù)日,發(fā)現(xiàn)豆?jié){發(fā)餿變酸,倒了舍不得,遂胡亂丟些菜葉,熬成糊狀,一吃味道鮮美,后來家家效仿。舊社會河南窮人多,一般人家買不起面粉。常常以菜代面。花個三五分錢上街舀兩瓢酸漿,回家做漿飯。切少許蘿卜絲或白菜葉下鍋,待漿起沫后勾點面粉,稠稠的,謂之“挑漿飯”。若再下點小米,謂之“漿米氣兒”。每到飯時,滿院飄香。孩子們聞到漿味兒,興奮異常。三碗兩碗,風卷殘云。若此時家中來客,漿飯招待,那比請他吃大魚大肉還過癮。當然一般小康之家做漿面條兒講究了:白面條、芹菜、大綠豆、(或油炸花生米),再佐以韭菜花或辣椒油,綠白紅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饞蟲給勾了去,“剩漿面條兒”是漿飯中的上呂,民諺云:“漿飯熱三遍,拿肉都不換”可見其魅力。 

做漿飯時,千萬不可讓漿汁溢出鍋,成為“粉漿”,那樣就不好吃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漿在火上時,先在鍋里滴幾滴香油,待漿汁鼓起時,用筷子將漿末打下去,繼而下面放菜。或下面后另將菜炒熟下鍋即可。現(xiàn)在人配以肉絲,其味如何,不得而知。漿面條不宜連續(xù)吃,吃多了也易上火。 

又聞漿面條兒如今已被國家評為中華名小吃之一。

——花生糖

據(jù)傳花生糖的最早出現(xiàn)時間是在公元前475-221年的戰(zhàn)國時候,由于當時各地的都是戰(zhàn)火紛紛,人人自危,一些稍為有錢的人家為了生命安全,都紛紛逃避,遠離戰(zhàn)火。在兵荒馬亂的時期,為了攜帶方便,有錢的人家就將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熬煮過后,再切成不規(guī)則的一小塊一小塊的,這就形成了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在12、13世紀,花生糖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后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 

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年代,直到上個世紀初,花生糖一直處于單一的品種,單一的制作方法中,直到禮記餅家的創(chuàng)立,才將花生糖進一步的擴大和發(fā)展,在經(jīng)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洗禮,禮記餅家已經(jīng)從小鋪仔變成了今天馳名中外的百年老字號,花生糖也從單一的產(chǎn)品變成了現(xiàn)在的二十多種品種,上百個制作方法,數(shù)百個不同口味的花生糖,其中底糖類花生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為喜歡吃花生糖的愛美女士們免除了因為吃多糖而增肥的擔心,為糖尿病者們免除了因為吃多糖而使病情加重的后顧之憂。禮記餅家生產(chǎn)的“澳門特色花生糖”憑著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古法秘制,和現(xiàn)在的生產(chǎn)先進工藝,生產(chǎn)出的花生糖已成為祖國大陸、港澳臺、歐美等國家地區(qū)久負盛名的特色產(chǎn)品!

——唐河胡辣湯

胡辣湯,又名糊辣湯,是唐河縣早餐中常見的傳統(tǒng)湯類名吃。由多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制的湯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頭湯做底料的胡辣湯,其特點是湯味濃郁、湯色靚麗、湯汁粘稠,香辣可口,十分適合配合其它早點進餐。目前,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河南及河南周邊省份都喜愛和知曉的小吃之一。

據(jù)專家考證,糊辣湯的祖宗應該是酸辣湯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宋代流傳甚廣來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溫香燥藥物,估計是當時的社會潮流,因此糊辣湯在這兩種食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成的。取酸辣湯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類恐怕是為了適應更多層次人眾的口味和補氣補虛,再輔以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辛香行氣,舒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湯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

唐河胡辣湯吸取各地胡辣湯之長,結合唐河人的口味,形成南陽當?shù)靥厣L坪雍睖彩且耘#ㄑ颍┤鉁狨r味,以胡椒粉提辣味。喝唐河胡辣湯,第一口,平淡無奇,第二口,清香和微麻慢慢襲來,三口四口,麻辣鮮香沖口而出,一碗喝完,麻辣過癮,鮮香可口,回味無窮,很想再來一碗。唐河胡辣湯在原料選擇上更為簡約明快:熟羊肉(或牛肉)和面筋照例是要的,千張豆腐都棄之不用,而以黃花菜和木耳代之。唐河胡辣湯,濃淡適口,麻辣鮮香。也是胡辣湯中的極品。

——祁儀黃酒

祁儀黃酒是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鄉(xiāng)的特產(chǎn)。祁儀黃酒是用米飯加酒藥和麥曲一次釀成的酒(紹興酒中稱為淋飯酒)。酒色淡黃清亮,香氣濃郁,滋味醇厚,鮮甜甘美。為黃酒中的特殊品種。
相傳祁儀黃酒已有500余年的歷史,明代有姓祁名儀的人開飯店并經(jīng)營黃酒,小鎮(zhèn)因此而得名。祁儀黃酒的釀造也由此開始興起。現(xiàn)有黃酒作坊20余家,年產(chǎn)黃酒15萬公斤,產(chǎn)品遠銷湖北襄樊,河南鄭州、南陽等地。

目前開發(fā)品種多樣,拌入少量麥曲,再用由黃酒糟蒸餾所得的50度的糟燒代替水,一同入缸進行發(fā)酵。這樣釀得的高糖(20%左右)高酒度(20度左右)的黃酒,即是香雪黃酒。酒色淡黃清亮,香氣濃郁,滋味醇厚,鮮甜甘美。為黃酒中的特殊品種。

"祁儀"黃酒己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在唐河己經(jīng)營20多年為很多朋友所認同遠銷鄭州南陽平頂山其它大中城市很適合北方人的口味。

——唐河香湯丸糯米

唐河香湯丸糯米,歷史悠久,頗負盛名。清光緒年間,南陽知府選送香湯丸進貢,光緒帝膳后欣喜,賜名“香湯丸”,此后譽滿全國。1959年,唐河縣委、政府根據(jù)周總理指示,組織力量精選數(shù)千克,專程送往北京,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紀念之用。
唐河香湯丸稻,6月下旬播秧,9月成熟,株高150厘米左右。揚花伊始,即飄逸出濃郁香味。其谷粒長1.5厘米以上,比一般糯米長50%,呈微紅色,大頭尾部有一微小的褐色斑點,一般畝產(chǎn)250~300千克,出米率40%,燒飯加入少許,即滿鍋噴香,但不能純用此米做飯,否則會出現(xiàn)糊臭味,用作飲料,香郁撲鼻,益于健康。
香湯丸主要產(chǎn)于湖陽、祁儀和馬振扶鄉(xiāng)部分農(nóng)村。

——唐梔子

唐河縣申報唐梔子產(chǎn)品正式獲得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地理標志注冊保護。

唐梔子,屬茜草科,常綠灌木。小枝綠色。葉對生,5一7月開花,呈白色。果實卵形,有六角棱,十月成熟。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陰,不耐嚴寒。梔子花、葉、果皆美,花芳香四溢,可以用來熏茶和提取香料;果實可制成黃、紅、藍三種天然色素,其穩(wěn)定性好,著色力強,廣泛用于飲料、糕點、果酒、藥品及其包衣等;根、葉、果實均可入藥;用于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血淋澀痛,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

——唐半夏

唐半夏,是一味著名的道地藥材。唐河縣申報唐半夏產(chǎn)品正式獲得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地理標志注冊保護。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塊莖,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等功效,主要治療濕痰、寒痰、嘔吐及胸痹、結胸、梅核氣等證。

半夏屬植物全世界約有9種,其中P. terfnate Breit.產(chǎn)于朝鮮, P. tripatita Schott產(chǎn)于日本,中國產(chǎn)7種,除P. ternata (Thunb) Breit.外,其余6種均為中國特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收載的半夏其原植物僅為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 Breit.一種。半夏在我國自然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區(qū),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山東等省。南陽作為半夏的主產(chǎn)區(qū),已有悠久歷史,主要分布于南陽地區(qū)的唐河、鄧州、社旗、桐柏、內(nèi)鄉(xiāng)、方城等丘陵、山地的陰濕環(huán)境,尤以唐河一帶蘊藏量最大,且以高產(chǎn)、質優(yōu)而久負盛名,商品稱“唐半夏”,是一味著名的道地藥材。為了確認唐半夏的品種優(yōu)勢,保護優(yōu)質種質資源,便于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我們特對唐半夏原植物進行了本草考證和資源調查。

半夏適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陰濕環(huán)境,不耐干旱,喜弱光怕強光,喜溫,塊莖株芽膨大期地溫以18℃~20℃最為適宜。南陽位于東經(jīng)110°58′~113°49′,北緯32°17′~33°48′,地處中國的腹心地帶,北靠伏牛山,東扶桐柏山,西倚秦嶺,南臨漢江,為三面環(huán)山,南面開口的盆地,境內(nèi)平原、丘陵、山區(qū)各占1/3,年平均氣溫14.4℃~15.7℃,降雨量800~1200mm,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大陸半濕潤氣候。唐河縣位于南陽盆地東緣,地面以淺山和丘陵為主,全縣年均日照總時數(shù)為2188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5.2℃,年均降水量為910mm。可見,唐河縣氣候溫和,雨量適宜,光、熱、水資源豐富,極適宜半夏藥材的生長。






主題詞:地方特產(chǎn) - 點擊收起詳細信息

索  引  號 2020031217153817 文       號
發(fā)布機構 唐河縣政府辦公室 發(fā)布日期 2024-03-05 09:37:00
公開范圍 面向社會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有效性 有效 文件編號
上一篇:行政區(qū)劃
下一篇:唐河教育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欧美xxxx做受欧美88,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精河县| 砚山县| 玉屏| 高邮市| 沙河市| 鄱阳县| 佛山市| 菏泽市| 泾源县| 湖州市| 堆龙德庆县| 嘉峪关市| 缙云县| 沾益县| 高淳县| 泰和县| 垦利县| 增城市| 徐水县| 博乐市| 天台县| 元阳县| 武汉市| 任丘市| 读书| 淮北市| 宜丰县| 大洼县| 通渭县| 兴仁县| 昌吉市| 古蔺县| 鄂伦春自治旗| 昔阳县| 永靖县| 密山市| 巫溪县| 隆尧县| 大安市| 营山县| 句容市|